Menu Bar

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

旅臺學子的懵懂初體驗

與愉快的旅途小夥伴們/李金發   攝影
2018.07.06 攝於屏東迷路版的僞下淡水溪鐵橋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旅臺學子的懵懂初體驗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       今年的暑假,筆者和四位朋友共預設了七天六夜(7/6-7/12)的臺灣南部之旅,合租一輛汽車為代步工具,由屏東一路北上高雄、臺南,並且各別逗留了三天兩夜共室且共食共歡。

        我們五人皆是來自同一所馬來西亞大學學院的留臺雙聯生,來臺後分別就讀大學的地區卻相隔一定的距離:北部兩名(包括筆者)、中部一名、南部則有兩名。這次的南部行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個全新體驗,亦是個懵懂的初體驗,不論租車手續、交通工具與道路規畫、人生地不熟等,皆是我們身為外國人所不熟悉且要面對處理的情況。

        尤其在車子的設計與道路規畫方面,不僅是我們難以適應的交通環境,也是開車在路上的畏懼,害怕一個不小心即發生事故。而且我們的情況較緊張,惟有陳一人申請了國際駕照擔任主駕駛,所以我及其他三位必須嚴謹並協助陳行車,除幫忙觀察導航、車輛、道路的情況,也以陳的生理及精神狀況為優先。其實在租到車子之前,我們更是面對了處理租車手續時發生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 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這句俗話雖然說得好,已預設好的計畫即使無法每一分每一秒追上「變化」的腳步,不過就因為有事前的規畫,為「變化」突然的造訪打了安心劑,從混亂中尋找到另一條清晰的脈絡,在「變化」上做出相應的改變,這效應即在處理租車手續時發揮作用;如果當時我們無法順利完成租車手續,我們大可改動計畫的內容,由私家車的規畫轉換成適用於公共交通的行程。

        幸好,天公疼憨郎,最後我們順利租到了車子,而後旅途平安並於此執筆。即便這趟七日之旅的天氣熱了些,一些景點沒能去成,但一切可謂晴空萬里,尤其我們遊臺灣南部時人潮淡季,即如我們當初所願,能在平靜的旅途中安頓努力將近一年的疲憊和靈魂,然後加上到來臺後惟一最靠近家鄉的「臺灣最南點碑」聽太平洋的海浪聲,洗淘我們的身心,以此為旅臺之續。

        旅途中,吃喝玩樂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要素。對於我們來說,其實比起吃喝玩樂,我們更看重這次時隔將近一年的相聚,尤其難得聚集了分散於北、中、南的我們。平常,我們雖然能在臉書或其他的社交平臺上,從彼此分享的文字和照片中得對方的生活狀況,但相較於真正的相見,對方與「我」的近距離,不管是在車內或民宿,乃只限於當下的時間與空間才能夠感受到的氣色、呼吸、聲音和語氣等等,這些都是隔著電腦螢幕沒法體會的生命力。

        經過這趟休閒的談心旅程後,我們的生命力將又為自己所選擇的路,換上另一件旅者的兜帽繼續前進。

2018.07.30  初稿

刊登於:
1. 李金發:〈旅台學子的懵懂初體驗  與七天六夜的相聚之旅〉《元智電子報》第860期(2018年07月30日)。